日期:2012-08-15 來源:浙江日報
-----------------------------------------------------------------------------------------------------------
保姆一般是為城市居民服務的,如今,在龍泉市偏遠山村,“留守老人”也享有免費的“專職保姆”服務。
“現(xiàn)在村里幫我們請了‘保姆’,有個頭痛腦熱,隨時能找到人。”日前,在龍泉市城北鄉(xiāng)河里村村頭,納涼的村民們對記者說。
龍泉市現(xiàn)有60歲以上的老人4萬多名,已提前進入老齡化社會。尤其是該市在外生活、打工的人數(shù)較多,全市“留守老人”達1萬多名。為了讓這些老人老有所依,龍泉市有效整合各部門到村級便民服務中心的運行補助經費,在城北鄉(xiāng)、屏南鎮(zhèn)等8個“留守老人”較多的鄉(xiāng)鎮(zhèn)聘請專職保姆,為他們提供服務。
徐啟華是城北鄉(xiāng)河里村人,上月她被村里聘為專職“保姆”。老徐的主要職責就是負責管理村里“留守老人”的健康檔案,每周按照固定時間進行走訪,提供心理撫慰、法律援助、應急救助、文體活動等服務項目,并為老人辦理各種日常事項。
記者跟隨徐啟華進行一次走訪。從村便民服務中心出發(fā),騎電動車10分鐘后,徐啟華走進路邊一幢老房子。83歲的方法蓮正準備做午飯,看到徐啟華,她熱情地打招呼,讓座沏茶。方法蓮有3個子女,都在外工作,平時她和愛人張日其住在這里。前些天,張日其身體不適,便秘嚴重,徐啟華走訪時了解這一情況后,及時通知社區(qū)醫(yī)生,并把老張送到龍泉住院。
城北鄉(xiāng)黨委書記項偉青說,這種聘請專人服務的養(yǎng)老方式試行一個多月來,花錢不多,效果很好。
屏南鎮(zhèn)地畬村75歲的葉海菊老人,平時身體不好,加上兩個兒子常年在外務工,自己的生活起居成了難題。自從村里將她納入“留守老人”重點服務后,“專職保姆”郭傳雨每天都會到她家,幫忙買藥、代購生活用品,打電話給老人子女報平安。
龍泉市委有關負責人說,下一步,這種養(yǎng)老方式要逐步在全市推開,同時結合便民服務中心建設,提供更多貼心、暖心的服務,讓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