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01-04 來源:半島都市報
-----------------------------------------------------------------------------------------------------------
隨著城陽區(qū)老年人口越來越多,誰能幫忙碌的年輕人分憂照顧他們的父母?城陽區(qū)的社區(qū)護工劉國珍肯定會站出來拍著胸脯說“我來”。四年多的社區(qū)護工生涯練就了50歲的劉國珍高于平常人百倍的耐心 ,臟活累活她更是搶著干。當護工不容易,劉國珍說,其實這就是個良心活,如果能經(jīng)常站在老人的角度想事情,理解他們,那么工作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累。
當4年護工干遍臟活累活
2012年12月31日下午4時30分許,老年公寓里的晚飯已經(jīng)準備好了,50歲的護工劉國珍像平時一樣,把飯菜分好,送到老人們的房間里。記者了解到,夕陽紅老年公寓是小北曲居家養(yǎng)老服務(wù)站,除了負責小北曲社區(qū)的養(yǎng)老服務(wù)外,還分擔城陽區(qū)其他社區(qū)的養(yǎng)老壓力。老年公寓里有十幾位老人因為各種原因生活不能自理,劉國珍得跟其他護工一起給老人喂飯。
“每天一開始工作,時間就由不得自己了。早上7點鐘給老人分早飯,再打掃衛(wèi)生洗衣服。因為一些老人生活沒法自理,大小便失禁,所以要換洗的衣服都特別多,再加上床單被罩什么的,公寓里的兩臺洗衣機輪流轉(zhuǎn),最多的時候一天都能洗七八筒。我每天就在這里來回轉(zhuǎn)悠,給這個老人涂涂藥,給那個老人縫縫被罩,到下午5點下班時,腳后跟都覺得疼。”劉國珍說。
劉國珍告訴記者,這些其實都還不算什么,從2008年老年公寓剛建起來時她就開始在這里為老人服務(wù),至今已經(jīng)四年多了,什么臟活累活都干過。“既然當了護工,就別怕臟嫌累,給大小便失禁的老人洗衣服、洗床單是最平常的事。78歲的紀大爺?shù)昧四X血栓行動不方便,起褥瘡起得厲害,房間里的味道也很大,我每天都給他翻身、擦洗、上藥。紀大爺在我們這里住了兩年多,他的病特殊,照顧起來不輕松,相處了這么長時間,他一去世我心里很難過。”劉國珍說道。
照顧老人練就超強耐心
“照顧老人跟照顧孩子一樣 ,得有耐心。”采訪中,劉國珍一直說這句話。劉國珍說,在老年公寓里上班都是白班倒夜班,上白班的時候閑不住,上夜班其實也不“消停”。“我們每隔一個星期輪一次夜班,上星期我剛上完夜班,有個于大媽精神有點恍惚,睡一會兒覺半夜起來嚷嚷要洗漱出門溜達,我好說歹說,好不容易勸住了,過一會兒她又把我叫過來說要出門,折騰了好幾次,直到凌晨才哄睡了。”劉國珍笑著說,“人老了就像小孩兒一樣,有時候脾氣還挺犟,你得耐著性子慢慢勸慢慢哄”。
提起老年公寓里的老人,他們的故事劉國珍能講三天三夜。“83歲的紀大媽有健忘癥,每天都會問我無數(shù)遍"我兒子什么時候過來看我?"問完一遍她自己就忘了,過五分鐘又來問,她兒子來看完她前腳剛走 ,她一轉(zhuǎn)頭忘了,又開始問。老人不容易,我就是給他們服務(wù)的,怎么能不回答她?每次問我都跟她說一遍,她兒子什么時候來看她,一天能回答個四五十遍,都習(xí)慣了。”劉國珍笑著說。
將心比心干好護工活
分完晚飯后,劉國珍挨個房間轉(zhuǎn)悠,看看老人吃飯吃得怎么樣。記者跟隨劉國珍來到90多歲的張大媽房間,一進屋門,張大媽就跟劉國珍開玩笑說,“怎么樣,今天我沒有罵你吧?”劉國珍笑著說:“您罵幾句也沒關(guān)系,我還接著來。”劉國珍介紹說,張大媽90多歲了,本來跟隔壁屋的劉大媽住一屋,后來兩個人有些不愉快,就搬到現(xiàn)在這個屋里了,“搬家”后張大媽的心情比以前好多了。
“老人住著舒服 ,心里不委屈比什么都強。子女工作忙不能陪在老人身邊,把他們交到我們手里,我們能讓他們心里不痛快?護工照顧老人,干的是良心活,人都有老了的一天,多為老人想想,工作就好干了。”劉國珍說。
記者從老年公寓負責人那里了解到,目前老年公寓里入住了90余位老人,他們最小的50歲,最大的90多歲,其中有15位老人生活不能自理,需要護工常年不離身地照顧飲食起居,老年公寓里有16位普通護工,他們拿著不多的工資,賣力地照顧老人們的飲食起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