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09-09 來源:人民政協網
-----------------------------------------------------------------------------------------------------------
現在,黨和政府十分重視農村的養(yǎng)老工作,各級政府都在采取措施提高老年人尤其是困難老人的養(yǎng)老待遇,比如興辦養(yǎng)老機構增加養(yǎng)老床位,讓更多的老年人住到養(yǎng)老院、敬老院里,以便提供更好的服務。這本是件很好的事情,然而,在農村的一些地方出現這樣的現象,政府及民政部門強行把那些原本安心住在家里的五保老人往敬老院里趕,說是要提高敬老院的“入住率”,聲稱敬老院的“入住率”越高,五保老人們就越幸福。
可事實上,很多五保老人根本不愿意住敬老院。有的五保老人因為長期在自己的家里,養(yǎng)成了特有的生活習慣,比如中午要喝點小酒,晚上還要吃夜宵;有的五保老人患有糖尿病、心臟病等疾病,需要自己服藥打針調節(jié)飲食,敬老院條件沒有辦法達到;一些老人跟親屬鄉(xiāng)鄰們也建立了深厚的情感,他們舍不得離開自己的家;還有的五保戶雖然年紀大了,但身體還硬朗,還能打打小工多點經濟收入,這些老人更不愿意住敬老院。
為什么一些地方非要強調敬老院的“入住率”呢?
一是地方政府為了自己的形象,干部為了自己的政績。敬老院的“入住率”高,既會受到上級政府的夸獎表彰,也會被媒體大力宣傳,這樣,地方政府的形象提高了,地方干部前途更光明。因此,有的地方干部不惜一切代價,甚至以取消五保待遇、不發(fā)生活補助等手段相威脅,逼得一些老人不得不去敬老院。
二是敬老院“入住率”高能獲得上級政府更多的財政支持。本來這是無可厚非的,政府的資金支持可以改善五保老人的生活條件。但是,有的地方獲得財政撥款后并沒有用于發(fā)展養(yǎng)老事業(yè),敬老院年年改造還是老樣子,一幢幾十間宿舍的樓里只有一臺電視機擺放在角落里,還不讓老人看電視,說是浪費電多花錢;有的老人住的房間沒有坐便器,大小便都不方便;有的敬老院沒有浴室,老人們洗澡還得到外面去……
過分強調敬老院的“入住率”,逼著五保老人住敬老院,這不是敬老而是坑老。尊重老人的意愿,積極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實際困難,讓五保老人生活得滿意感受到真正的幸福,才是真正的敬老愛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