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09-22 來源:文匯報
-----------------------------------------------------------------------------------------------------------
今年中秋節(jié)是《老年人權(quán)益保障法》新修訂之后的第一個團圓節(jié)。記者采訪中了解到,盡管“常回家看看”這一強制性法律條文備受關(guān)注,也的確起到了一定的約束作用,但仍有不同程度“懸空”。
望眼欲穿,最終一場空
浦安養(yǎng)老院內(nèi)80多歲的林老伯是高級知識分子。“老人兒子長期在加拿大,女兒就在上海。自從老人來養(yǎng)老院兩年多來,女兒從來沒有探望過父親。這樣的事例雖然全養(yǎng)老院只有兩三例,但反映了子女的素質(zhì)問題。”院長趙建萌無奈地告訴記者。
林老伯收入較高,住在養(yǎng)老院的單人房間。見到記者,談起中秋節(jié)子女慰問的話題,老人掏出心里話:“看到、聽到別人家子女前來探望,心里不舒服。有時望眼欲穿,最終也是一場空。平時只有自己妹妹來看我。”林老伯告訴記者,“可能是因過去喜歡兒子的關(guān)系,給他的‘物質(zhì)’東西多了些,女兒生氣了。”
與林老伯有著類似情況的還有70多歲的陳阿婆。阿婆生活不能自理,記者采訪時,老人在床上“等兒子已經(jīng)等了三天了!”看到隔壁床位老人的子女都帶著禮品前來探望,她直說自己“想哭”。
幸福老人日日有子女陪伴
據(jù)記者調(diào)查,此次中秋節(jié),入住浦安養(yǎng)老院五成以上的老人都有子女前來探望,被接回家的達四分之一。子女沒來探望老人有多種原因:有的是沒有時間;有的是本身重視不夠;有的在外地出差,少數(shù)在國外;有的是因為之前與老人有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