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09-28 來源:中國網
-----------------------------------------------------------------------------------------------------------
養(yǎng)老是每一個人都繞不開的話題,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對于如何安度晚年,人們似乎有了更多的選擇,但是傳統(tǒng)的如:進入各類養(yǎng)老院或敬老院的養(yǎng)老方式仍沒有式微,而素有“沒有圍墻的養(yǎng)老院”之稱的由政府主導的“虛擬養(yǎng)老院”在進入人們視野四年之后仍在以蓬勃的勢頭向全市的各個社區(qū)延展。那么,是什么樣的老人在選擇以上兩種養(yǎng)老方式,老人們在這兩種方式下需要負擔的養(yǎng)老成本又是多少?記者對此展開了調查。
公辦養(yǎng)老院價格偏低“一位難求”
今年80出頭的查素娟老人是一名退休醫(yī)生,老伴去世后,她說服子女住進了養(yǎng)老院。“住在這兒方便,還省心,每天按時按點吃飯,一周還不重樣,這里老人多,沒事我們還能聊聊天,打打牌,不孤單……”查素娟比較滿意自己在老年公寓的生活。
記者了解到,屬于公辦性質的蘭州市老年公寓目前共有100張床位,單人間床位費用(含食宿)為每月1178元,雙人間床位費用為每月828元。查老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住在老年公寓里,夏天一個月不到1200元,冬天算上暖氣費也就1400元過點,老人每個月退休金2700多元,足夠支付老年公寓的費用。
可齊玉梅老人就沒有這么安逸了。她的子女已是3次打電話給蘭州市老年公寓詢問床位,可得到的答復依舊是沒有。“我們已經等了1年多了,也曾考慮過將母親送到民營的養(yǎng)老院去,但她堅決不同意,她說公辦養(yǎng)老院費用低,有保障,住著踏實……可是公辦養(yǎng)老院床位實在是太少了,根本沒法滿足社會的需求。”當得知母親今年依然無法入住老年公寓后,女兒很無奈。
蘭州市老年公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一般老人住進來后就不愿退房,哪怕是出去旅游幾個月,也是請假,因為只要出去,就不知道還要排多久的隊才能再住進來。“從2004年以后,公寓就出現人員爆滿,2010年至今排隊等床位的老人始終在500人以上。有時候好不容易輪到排到隊的老人,我們打電話通知的時候,老人卻已經去世了。”
記者也了解到,因為公辦的養(yǎng)老院條件比較好,但數量比較少,床位所以緊張。全市僅有6家公辦養(yǎng)老院,其中市屬2家,安寧區(qū)2家,紅古區(qū)1家,榆中縣1家,目前床位基本上都已滿員。采訪中,記者也發(fā)現,入住公辦養(yǎng)老院的老人基本都是腿腳還算靈便,沒有特殊護理需求的群體,對此,工作人員解釋說,由于專業(yè)護工現在很難找,因此,現在并沒有開展護理業(yè)務。
民營養(yǎng)老院高價低質卻也緊俏
據了解,蘭州市目前共有民營養(yǎng)老院10家,床位數從50張至700張不等,入住率相對公辦養(yǎng)老院較低。根據不同的護理級別,費用也從每月600多元到3000元左右不等。
日前,記者來到蘭州規(guī)模最大的位于蘭州市七里河區(qū)的頤瑞康愛心護理院了解情況。記者看到,院子里有三三兩兩的老人在散步,健身。王瑞源老人是其中一位,他告訴記者,自己是去年住到頤瑞康的,來住養(yǎng)老院的主要原因是沒了老伴,和子女關系又疏遠,不得已圖個保障。他住的是16平方米的單間,包含伙食費一個月下來交1420元,“今年下半年食宿費漲了一百塊,再漲估計就住不起了。”王瑞源無奈的笑笑說,自己的退休工資一個月只有1700多元,絕大部分都交了住宿費,自己平時還好抽兩口煙,所以一個月下來基本沒什么結余。
采訪中,記者遇到前來頤瑞康愛心護理院咨詢價錢和查看環(huán)境的市民李建軍。他告訴記者,父親因為高血壓突發(fā)腦溢血導致半身不遂,而自己和妻子工作很忙,孩子還小,也需要花費精力照顧,因此多方很難兼顧。父親就主動要求去養(yǎng)老院安度晚年。所以,最近他一直在為父親找合適的養(yǎng)老院入住,可是都不太滿意,“公辦養(yǎng)老院首先沒床位,即便有也不愿意接收我們這種行動不便的,后面又看了3家民營養(yǎng)老院,不光貴條件還差。”他還告訴記者,自己來頤瑞康咨詢的結果也讓自己有點小失望,“單人間已經沒了,得預約,只剩一個雙人間的床位,還得回去和老人商量一下再定。”不過,他也表示,像頤瑞康這種條件好點的民辦養(yǎng)老院,綜合下來費用還是太高,“像我爸這種情況,護理費就得2000元左右,再加上1420的床位費,一個月下來至少3500元錢,我爸一個月退休工資才3000元,要是沒有兒女資助根本住不起養(yǎng)老院。”
據了解,頤瑞康愛心護理院共有300多個房間,700張床位,房間面積從16平方米到60平方米不等,床位費(包含伙食費)從1420元至3000元不等,護理費從600元至3000元不等。而公寓負責人張主任告訴記者,由于民辦養(yǎng)老院需自負盈虧,又缺少政策扶持,所以收費高在所難免。她表示,即便如此,民營養(yǎng)老院的現狀也不容樂觀。要讓老人們吃得好,吃得有營養(yǎng),就必須精打細算。冬天向老人們收取的取暖費總共1萬余元,而實際整個冬天的取暖費用共需5萬元,夏天入住的老人多一些會略有結余,但一入冬,夏天的盈利又全部投入了進來,“養(yǎng)老院本身就是一個微利的行業(yè),在資金的制約下,服務和設施落后,影響了民辦養(yǎng)老院的形象。”她還表示,護工難找,也是制約養(yǎng)老院發(fā)展的重要因素。民辦養(yǎng)老院失能、半失能老人比例超過一半,甚至達到70%。護工工資待遇低,社會地位低,很多人不愿意從事護工工作。有些護工又缺乏相關的工作經驗,不能很好地照看老人,這讓養(yǎng)老院的服務質量大打折扣。
“虛擬養(yǎng)老院”保障老人低成本生活
面對如此強烈的養(yǎng)老需求,蘭州養(yǎng)老院的實際承載量卻是無法企及。據蘭州市民政局的數據顯示,按全市16家養(yǎng)老機構7386張床位來計算,目前蘭州每千名老年人擁有的養(yǎng)老床位14.6張,遠遠低于全國每千名老年人擁有的養(yǎng)老床位16.9張的平均水平。不過,目前被稱為養(yǎng)老事業(yè)“破題之舉”的“虛擬養(yǎng)老院”在城關區(qū)得到良好示范效果之后已在蘭州市全面推廣,落地到了市內各個區(qū)的各個街道社區(qū)。近日,記者也走訪了西固區(qū)虛擬養(yǎng)老院,以了解一些已接受服務的老人們的養(yǎng)老狀況。
9月23日中午,記者來到了位于福利路街道天鵝湖小區(qū)內隸屬于西固區(qū)虛擬養(yǎng)老院的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正趕上飯點,照料中心的食堂內坐滿了銀發(fā)老人,懸掛于食堂門口的小黑板上寫的則是食堂今天的伙食,今天的午飯是干拌臊子面,老人只需要進門前刷一下“一卡通”即可入座用餐。只聽見老人們一邊吃,一邊談論著臊子面的味道,“吃著比聞著還香”,“這面煮的爛、調料淡,真不錯”。
83歲的獨居老人趙家明有一個習慣,就是早上和他的“老伙伴”們一起遛遛鳥、下下棋,然后再去福利路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的小食堂刷卡吃飯,吃完回家午休。他告訴記者,這里一個月的伙食費是540元,供應一日三餐,早中晚的價格分別是4元、8元、8元。“這里伙食不錯,天天換花樣,基本不重樣兒,價格也不貴,我一個月退休工資3000多,還能剩下不少。”
記者也發(fā)現,在此就餐的老人不少都是夫婦同行,邢國宇和張淑華夫婦也是小食堂的???,“我們也不是天天在這兒吃,就是有時候倆人都懶得做飯了就會跑過來吃,好就好在它是三餐都開放,價格便宜,也干凈。”張淑華老人告訴記者,自己和老伴的退休工資加起來也有7000多元,即便每天都在這兒吃,加起來成本也不到1100元,劃算又方便。
不過,在采訪中,記者也了解到,與城關區(qū)虛擬養(yǎng)老院虛擬養(yǎng)老餐廳老人掏6元政府補貼9元不同,該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仍然是自負盈虧,因此,正餐價格也比城關區(qū)高出2元,該中心陳姓負責人告訴記者,正餐售價8元已經是在虧本運行,他還拿出了近兩個月的資金運作表讓記者,記者發(fā)現,中心自8月運營以來,這兩個月的虧損數額都在萬元以上,該負責人表示,如今只能靠做些外賣掙取額外的收入以彌補虧損數額,一些后續(xù)的家政服務項目也無法上馬。“中心建立之初,區(qū)民政部門給我們提供了一些辦公設備,后來我們和他們也溝通過政府補貼的問題,可是對方一直在說想辦法,可是至今也沒有音信。”該中心投資人邱先生告訴記者,自己每月都要額外拿出1萬元作為運營費用,如果再這樣下去,自己也撐不了多久。“其實‘虛擬養(yǎng)老院’是個很好的項目,也是帶有公益性的,我很愿意支持,雖然這是個政府主導項目,但也是企業(yè)化運營,如果沒有盈利,企業(yè)難以維持,到頭來對我們對社區(qū)老人來說都不是好事,所以,還是希望政府能夠盡快拿出專項資金進行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