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在线观看,91黑丝美女,日韩色图片,久青草国产免费观看

黃先生: 點擊這里給我發(fā)消息QQ (0752)2509367 直線
陳小姐: 點擊這里給我發(fā)消息QQ (0752)2509105 直線
范小姐: 點擊這里給我發(fā)消息QQ (0752)2509050 直線
  黃小姐: 點擊這里給我發(fā)消息QQ (0752)2509010 直線
  劉小姐: 點擊這里給我發(fā)消息QQ (0752)2509280 直線
  李先生: 點擊這里給我發(fā)消息QQ (0752)2509210 直線
惠州頤訊微信公眾號
惠州頤訊微信公眾號
養(yǎng)老管理軟件試用
民間慈善面臨登記難籌款難 政府被指對其正松綁

日期:2012-03-22 來源:大眾網(wǎng)

-----------------------------------------------------------------------------------------------------------

       中國慈善事業(yè)下一步怎么走?
  在已經(jīng)過去的2011年,官辦慈善與民間慈善分別行走于慈善道路的兩端。一側是國內(nèi)最主要慈善組織面臨信任危機,郭美美事件、尚德詐捐門……官方慈善機構因負面新聞深陷道德考驗。另一側是民間慈善的迅速擴張,無名草根組織依靠合理透明機制贏得公眾信任。
  2012年,民間慈善該如何突圍?近日舉行的第十三次全國民政會議似乎給出了答案。19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會上說,鼓勵企業(yè)、團體、家庭及個人開展社會互助和慈善活動。20日,民政部表示,將在全國下放非公募基金會審批權。
  “這是一個信號”,民政部社會福利與慈善事業(yè)促進司前司長王振耀稱,這意味著政府對民間慈善的松綁。
  慈善體制唯有回歸民間,才能走出困境,煥發(fā)活力。對于根系政府的慈善組織,政府應支持其走自上而下、由官而民、獨立發(fā)展的改革道路,這是‘官辦’慈善重整旗鼓的不二選擇;而根植民間社會的公眾互助意愿、志愿精神、公民意識和善舉善行,則是慈善事業(yè)發(fā)展生生不息的根本動力。”
  南都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徐永光
  中央政策將在全國下放非公募基金會審批權
  第十三次全國民政會議19-20日在北京舉行,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19日的座談會上講話。
  溫家寶說,當前民政事業(yè)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人們的社會心理、行為方式和利益訴求明顯改變,對生活有了更高期待,對獲得公平的機會、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有了更迫切的愿望。相比之下,我國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體制改革相對滯后,公共管理服務還不能滿足人們的期待和愿望。要準確把握社會發(fā)展的趨勢,加快民政事業(yè)改革和發(fā)展。
  溫家寶強調(diào),要發(fā)展基層民主,增強社會自治功能。健全基層民主制度,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管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yè)。政府的事務性管理工作、適合通過市場和社會提供的公共服務,可以適當?shù)姆绞浇唤o社會組織、中介機構、社區(qū)等基層組織承擔,降低服務成本,提高服務效率和質(zhì)量。要進一步完善政策措施,積極支持發(fā)展社會互助團體和組織,鼓勵企業(yè)、團體、家庭及個人開展社會互助和慈善活動。
  20日,記者了解到,民政部結合機構改革、支持地方配套改革和修訂有關法律法規(guī),已經(jīng)在一些地方并將在全國下放非公募基金會審批權、異地商會審批權等,促進行政效能的提高。
  “民政系統(tǒng)要科學界定上下級機關業(yè)務管理權限,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積極穩(wěn)妥地探索簡政放權。凡是下級機關可以承擔的事權,上級機關就不要包攬,除法律法規(guī)另有規(guī)定的外,均可以探索下放。” 民政部部長李立國表示。
  李立國還稱,將加大福彩公益金購買社會組織服務力度,他同時表示,這是政府對民間組織最實際的支持。
  地方探索 北京:公務人員將逐步退出慈善組織
  19日,記者從北京市民政局獲悉,今年,北京市將推動公務人員逐步退出慈善公益組織,以保持慈善公益組織的志愿性、社會性和民間性,更好地與政府合作開展工作。此舉被媒體贊譽為中國慈善在“去行政化”方向上的前進,有利于社會組織還原民間化本色。
  據(jù)了解,去年北京市放開了工商經(jīng)濟類、公益慈善類、社會福利類、社會服務類等4類社會組織的登記,它們無需找主管部門即可到民政部門直接登記。北京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近日表示,今年將放低慈善公益組織準入門檻,進一步完善民政部門直接登記制度,并為社會組織建立“一口審批”的綠色通道。
  “更重要的是,今年要推動公務人員逐步退出慈善公益組織,還社會組織民間化的本色。”北京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說,政府職能也將進一步轉(zhuǎn)變,并理順政府與公益組織的關系,為公益組織發(fā)展讓渡空間。為了完成對接,今年各區(qū)縣的民政局內(nèi)也將設專門的行政處室,并安排專門人員負責慈善工作。
  “現(xiàn)在有一些公務人員在公益慈善組織里面擔任一些職務,可以說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這樣怎么能更好地跟慈善組織合作開展工作呢?”北京市民政局慈善工作處負責人介紹,慈善公益組織最重要的特點是志愿性、社會性和民間性,政府和慈善公益組織的職能應該明確區(qū)分開來,“比如以前市慈善協(xié)會就有行政人員,但現(xiàn)在都通過各種形式退出了”。
  在政府和民間的合力下,民政部門逐步嘗試開放更多空間給民間公益組織。近年來,已經(jīng)有越來越多的環(huán)保和社會服務類組織告別企業(yè),獲得民辦非企業(yè)這一身份。
  [民政事業(yè)發(fā)展新趨向]
  把教育培訓、科技研發(fā)、標準研制前期工作、信息化建設等具體事務轉(zhuǎn)移給事業(yè)單位或社會組織。
  把指導志愿者注冊登記及活動,實施各種類型的等級評定、資質(zhì)認定、工作評估等委托給社會組織。
  把基本公共服務外的養(yǎng)老服務、社區(qū)便民服務、運營各種類型的民政服務機構、慈善超市和捐助管理站等交給社會組織或市場主體,實現(xiàn)行政職能和社會力量的有效結合與良性互動。
  [分析]
  非公募基金會
  放開審批有哪些益處
  南都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徐永光介紹,在歐美國家,公益事業(yè)已經(jīng)形成了完整的產(chǎn)業(yè)鏈條,有專門從事勸募、執(zhí)行、支持的組織,市場高度發(fā)育,行業(yè)上、中、下游緊密合作,有效運轉(zhuǎn)。而目前,中國雖然已有大量的公益組織,但在公益資源整合上是錯位和斷裂的,如不改變,整個公益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就會受到制約。
  在這一點上,非公募基金會模式有助于彌補當前公益事業(yè)的不足。北京師范大學社會發(fā)展與公共政策學院社會公益研究中心陶傳進教授稱,非公募基金會是由私人或者企業(yè)出資投入的公益部門,可以自主確定基金會的使命和愿景,確定公益項目和善款資助方向,“這就決定了非公募基金會在公益事業(yè)中的位置,使其可以直接對受益群體、其他民間公益組織和基層服務機構負責”。
  非公募基金會不同于傳統(tǒng)的公募基金會,它保持自身獨立性,與政府及其他組織在公益職能上明確邊界,充分引導資金、人力、專業(yè)知識和經(jīng)驗等資源流向政府所未能完全覆蓋的區(qū)域和領域,能夠有效彌補政府公共服務的“短板”。
  華民慈善基金會理事長盧德之認為,非公募基金會作為民間組織,在了解具體的社會問題和受助群體需求方面比政府更具優(yōu)勢,非公募基金會可以直接瞄準政府公共服務的“空白處”或者“薄弱點”發(fā)力,更加快捷、直接地作用于受助群體。
  [現(xiàn)狀]
  民間慈善面臨登記難、籌款難
  經(jīng)過2011年屢次的丑聞與風波,傳統(tǒng)官方慈善機構深陷信用危機。大部分人都把呵護與期許的目光投向民間慈善,呼吁“慈善歸于民間”。然而,由于我國慈善立法和相關制度不完善,身份問題成為諸多民間公益組織難以逾越的第一重門。
  登記難 大量社會組織陷入無法登記的窘境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我國對社會組織的成立條件要求甚多而且過于嚴苛。目前,大量社會組織找不到業(yè)務主管單位,陷入無法登記的窘境。很多組織找不到掛靠單位,只好進行工商登記,這樣在稅收等方面就有諸多限制。
  服務殘障人士的民間機構北京慧靈,從2010年開始申請民辦非企業(yè)登記,卻一次次失敗,至今仍以工商注冊的企業(yè)身份存在。
  這就意味著:慧靈要像公司一樣繳納各種稅費,且企業(yè)的身份妨礙慈善資金的進入,即使人們打消顧慮支持該組織,進入其中的資金也須按照稅法被雁過拔毛。
  李昌平所在的著名香港民間慈善機構樂施會,則面臨身份難辨的尷尬。
  樂施會是一群關注貧困問題的年輕人1976年在香港成立的民間公益組織,早在1987年,香港樂施會就已深入內(nèi)地開展扶貧發(fā)展及防災救災工作。迄今為止,樂施會在國內(nèi)已投入近4.5億人民幣,也獲得過國務院扶貧辦白皮書的肯定,即便如此,機構目前也未在內(nèi)地獲得獨立注冊身份。
  被稱為“中國最著名鄉(xiāng)黨委書記”的李昌平2003年10月進入香港樂施會工作并擔任內(nèi)地顧問一職,在西南、西北從事扶貧工作,每年在國內(nèi)有幾千萬元扶貧資金的用度。
  “目前我們在內(nèi)地沒有登記。不是說我們不愿意登記,登記了好幾年,也想了一些辦法,但一直沒有正式登記,只是在云南有一個備案,所以我們的財務賬戶設在云南,昆明有一些備案制度,跟民政部門都很熟悉,包括跟扶貧辦都很熟悉,合作這么多年,有比較好的合作關系,但登記這個事一直沒有辦下來。這不是我們一家的問題。”李昌平說。
  籌款難 沒有合法身份,恐被定為“非法集資”
  民政部2011年發(fā)布的《中國慈善捐助報告》顯示, 中國社會捐贈中,各類基金會接收捐贈占比最大,為34.8%;接下來是慈善會系統(tǒng),占比22%;民政部門占比為20.6%,除民政部門外的各級黨政機關、人民團體占比8.97%;紅十字會系統(tǒng)則為6.68%。政府部門加上慈善會和紅十字會系統(tǒng),所占比例為58.25%。這就表示,近6成的捐款流入政府和壟斷慈善組織(包括慈善會系統(tǒng)和紅十字會系統(tǒng))。實際上,政府部門受捐,已接近全國捐贈總額的1/3。如果加上有民政部門“官辦”色彩的慈善會,那么在中國,官辦慈善比例就超過一半。
  “募集資金很難,非常難,如果沒有一個合法身份,公開募捐完全存在被定為非法集資的可能,大環(huán)境不具備,限制了民間慈善的發(fā)展。”民間慈善組織“朵朵向善”的義工魚小小介紹。目前我國對慈善募集有規(guī)定,比如成立一個基金,起點是100萬元。“但是首先這第一筆100萬又從哪里去籌?”因為不允許隨便募集資金,很多民間慈善組織只能夠在小范圍內(nèi)循環(huán),往往是以個人捐贈為主,先榨干了自己,再榨干了親屬和所有的朋友。
  徐永光曾介紹,中國有公募資格的慈善組織,1000多個公募基金會,2000多個紅十字會,5000多個慈善會,背后都是有政府背景。這些政府背景的公募機構,吸納了全國90%以上的慈善資金,這么多的錢,往哪里流,這是很重要的。但有一個是非常確定的,絕大部分善款流不到民間。“這個資金往下走的時候,都有一個行政的系統(tǒng)。但行政的系統(tǒng),比如說,慈善總會有民政系統(tǒng),它募捐的善款就會通過民政系統(tǒng)往下流。從中央到縣,每一級政府都有一個紅十字會,所以說,這些公募善款的使用,腿一直長在政府內(nèi)部”。
  [個例]
  民間慈善組織的透明化樣本
  與官方背景的慈善機構不同的是,來自民間的公益組織更強調(diào)全民參與監(jiān)督。“免費午餐”的發(fā)起人鄧飛和他的團隊試圖在“透明”這個規(guī)則的制定上走得更穩(wěn)更遠。
  首先確保的是每天財務公開。依靠微博,“免費午餐”實現(xiàn)了以極低的成本實現(xiàn)了收支公開,他們規(guī)定,接受資助的學校前提條件就是要開設微博,并每天將開支用微博的形式發(fā)出來。
  此外,“免費午餐”還組建了一支由3名全職志愿者組成的暗訪隊,對每個縣的“免費午餐”項目進行抽查和暗訪。對鶴峰和新晃等縣城進行調(diào)查后,每個縣均形成一百多頁的詳細報告,并停掉了三個學校的免費午餐資格。
  在對內(nèi)部員工的監(jiān)管上,從去年8月起,“免費午餐”引入了第三方獨立審計報告制度。第三方審計單位是中國會計報幫助“免費午餐”項目組找到的,免費對項目組成員進行評估。并將在三月底作為年報展現(xiàn)出來,讓所有人進行監(jiān)督和評估。
  [對話]
  “更多民間組織承擔
  社會公益是必然趨勢”
  瀟湘晨報:北京市今年將推動公務人員逐步退出慈善公益組織,您怎么評價這一系列政策?
  王振耀:這樣的做法能使慈善更專業(yè)化,這樣政府和民間組織的邊界更清楚,對民間慈善組織會有更好發(fā)展,我覺得是政府慈善改革一個很好地嘗試。
  瀟湘晨報:對于慈善組織改革,政府需要首先解決的是什么?
  王振耀:政府當務之急就是要解決民間慈善組織的門檻問題,如果連正式注冊都無法實現(xiàn),其它后續(xù)東西都是白談。
  我們現(xiàn)在民間組織非常多,但是注冊不方便,門檻高,所以導致很多民間組織都面臨身份非法的尷尬,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以自閉癥組織為例,老百姓急需要這樣的服務性組織,但是這樣的民間組織無法進行注冊,那么就不能得到政府的購買服務,導致百姓需求和民間組織成長之間的渠道不通暢。
  瀟湘晨報:目前專家提倡的慈善立法是否很迫切?
  王振耀:立法當然相當重要,但是立法解決什么方面問題是我們首先要考慮的,我覺得如果要提倡立法,那么立法解決民間組織注冊問題是最首要的。
  瀟湘晨報:今年兩會對于慈善改革,政府釋放出了什么信號?
  王振耀:溫家寶總理今年提出了這樣的說法,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管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yè)。類似的話之前領導人都說過,但是現(xiàn)在再一次強調(diào)我覺得是有更深層的意義,在我理解看來,這代表著政府將會讓民間組織發(fā)揮更大作用。
  現(xiàn)在養(yǎng)老、兒童健康等都是大問題,讓更多的民間組織進入并承擔社會公益,是一種必然的趨勢。
  瀟湘晨報:民政部部長李立國表示將加大福彩公益金購買社會組織服務力度,這是否表示政府對民間組織提供了實際支持?
  王振耀:從資金來講是實質(zhì)性的支持,因為政府購買服務,這是真正地支持。但也曾發(fā)生過這樣的事情,北京市曾準備拿出億元購買社會組織公共服務,但由于草根組織沒有申請購買的資格,而合法的社會組織又不多,再有錢也花不出去。
  今天有新消息稱,民政部已經(jīng)在一些地方并將在全國下放非公募基金會審批權,這是一個信號,是真正的利好消息,這就意味著政府對民間慈善的松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