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9-08 來源:濱州新聞網(wǎng)
-----------------------------------------------------------------------------------------------------------
從位于里則街道辦事處后代村的家里搬到敬老院,對代清志夫婦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決定。如今5年已過去,代清志很慶幸自己的“英明”,但當年留給他們做決定的時間還不到一個小時。
那一天,秋高氣爽,13:00許,村主任到代清志家找到了他的妻子朱會玲,“奶奶,我得跟你商量一件事兒。”聽完村主任的話,朱會玲說,得跟老伴商量商量。
朱會玲跑到田里找到代清志,代清志聽完,當即拍板搬進敬老院,沒有跟妻子商量。
一個小時后,老兩口坐著小轎車進了敬老院的大門。
“唯一”的失獨者兒子19歲時離去
2012年9月5日上午,又是秋高氣爽的一天,里則敬老院,老人們坐在院子里收集著過冬的陽光,一片安詳。
與這些一生從來沒有過孩子的老人不同,代清志夫婦是這里唯一的失獨者——他們的獨生子在19歲那年因病去世了。
據(jù)朱會玲講述,她在33歲的時候才有了這個兒子,但兒子出生一個月后就被查出癲癇,之后一直到孩子去世,這個家都一直奔波在為孩子瞧病的路上。
在搬進敬老院前,進入老年的代清志夫婦吃了三年的低保,又當了三年的五保戶。
平淡亦幸在這里感受溫暖
搬進敬老院之后,代清志的房子和田地都歸到了村里,他們只帶走了一張寫字臺和一個老舊的衣柜。
敬老院提供了一切的生活必需品。一天三餐,每天都有肉,都有湯,早飯有一個雞蛋,幾天的飯菜都不會重樣。朱會玲說,在家里時,一年只能吃到3斤肉,春節(jié)2斤、中秋節(jié)1斤。
敬老院幾乎每年都發(fā)衣服,夏裝冬裝都有,朱會玲很滿足,在此之前,吃低保多年的她幾乎沒有買過新衣,只能收街坊鄰居穿過的舊衣。
朱會玲的右膝蓋患有風濕關節(jié)炎,不知道是怎么害上的,只是在搬進敬老院前,她在冬天幾乎從來不燒煤取暖。
唯一一次買煤,是搬進敬老院前一年的冬天。當時村里有人嘲笑他們生活過于“仔細”,他們便狠心買了700斤的煤,但那個冬天,他們還是只用了300多斤煤。
生病不用愁每月還有零花錢
朱會玲說,并不是她過于“仔細”,而是因為沒有子女的照顧,一直到死的生活都得自己規(guī)劃,甚至連死后棺材的事兒都考慮到了。
自從搬到敬老院,代清志就再也沒有為自己的養(yǎng)老費心過,甚至連自己每天的服藥都不再擔心。
11年前,代清志患上了腦血栓,此后一直服藥,跟以往自己買藥不同,現(xiàn)在的藥都是養(yǎng)老院給買,自己不用掏錢,他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記得按時吃藥。
今年3月份和6月份,代清志先后兩次因為腦血栓復發(fā)“坐在沙發(fā)上動彈不了”,養(yǎng)老院聯(lián)系了救護車把他送到了醫(yī)院,一共在醫(yī)院住了20多天。
那時候,代清志尤為感慨自己當年搬進敬老院決定的英明,“這要在家里,就不好說了”。
除此以外,代清志夫婦每月還有470元的零花錢。按照開發(fā)區(qū)計劃生育特別扶助家庭獎勵政策規(guī)定,代清志夫婦每人每月可以領到235元的獨生子女死亡家庭扶助金。
失獨的痛還在
每次領錢就想兒子
里則敬老院高令勝院長說,敬老院接收老人的標準是無兒無女并且年齡在60歲以上,必須個人申請或由村里推薦。村里要跟辦事處簽訂一份協(xié)議,由辦事處負責老人衣食住行等日常開支。
完備的生活設施和服務都是為了讓老人感到幸福和寧靜。
但高院長依然能夠看出朱會玲與其他“院民”的不同,“有時候她心情不好,因為失去兒子。”高院長說,但她從來不會跟他們說起兒子的事。
高院長說的“有時候”,就是朱會玲領扶助金的時候,“每次領錢都會想到我的兒子。”她說,“娘哭兒,道兒長”,這是一件不可能忘記的事情。
敬老院現(xiàn)有90名“院民”,除了代清志夫婦,其余老人都是從來沒有孩子的孤寡老人。這對代清志夫婦來說是個好事——這意味著他們不用忍受其他老人的子女來看望老人時帶給他們的失落。
朱會玲說,她們沒有兒子的照片,一家三口也從來沒有照過全家福,但她房間墻上懸掛的相框的古老造型訴說著這個相框久遠的歷史。
只是,如今這個相框中的照片記錄的都是這對老年夫婦入住敬老院后的歲月。
一類照片是與敬老院“院民”的合影,這代表著代清志夫婦的幸福;另一類是敬老院的護工的孩子照片,朱會玲說,她喜歡孩子。
真正用心關注失獨者
9月5日,濱州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一負責人說,除了特別計劃生育家庭扶助金之外,從2009年開始,計劃生育特別扶助家庭父母雙方參加新農(nóng)合個人繳納的費用由市財政承擔。同時,還有獨生子女家庭重大疾病救助。“目前,濱州市究竟有多少失獨家庭現(xiàn)在還沒有準確數(shù)據(jù),”上述負責人說,失獨家庭現(xiàn)已引起各級計劃生育部門的重視,至于進一步扶助政策的出臺,國家層面也正在進行相關調研,“我們正在等國家和省政府的政策”。
與此同時,地方政府也正在做出自己的努力,代清志夫婦每人每月領到的235元扶助金中,135元是國家標準,另100元為開發(fā)區(qū)管委會的追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