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在线观看,91黑丝美女,日韩色图片,久青草国产免费观看

黃先生: 點擊這里給我發(fā)消息QQ (0752)2509367 直線
陳小姐: 點擊這里給我發(fā)消息QQ (0752)2509105 直線
范小姐: 點擊這里給我發(fā)消息QQ (0752)2509050 直線
  黃小姐: 點擊這里給我發(fā)消息QQ (0752)2509010 直線
  劉小姐: 點擊這里給我發(fā)消息QQ (0752)2509280 直線
  李先生: 點擊這里給我發(fā)消息QQ (0752)2509210 直線
惠州頤訊微信公眾號
惠州頤訊微信公眾號
養(yǎng)老管理軟件試用
養(yǎng)老院里有對好護工

日期:2013-05-31 來源:三晉都市報

-----------------------------------------------------------------------------------------------------------

Img377585430.jpg

在養(yǎng)老院里,護工無疑是最重要也是最難扮演的角色。很多護工因為無法承受工作壓力和心理負擔(dān)而選擇了半途而廢,但在位于太原市的山西九九養(yǎng)老院,卻有這么兩位護工,堅守崗位長達5年半,一心一意伺候老人。他們就是來自陽泉市盂縣長池鎮(zhèn)水嶺底村的劉桂英、韓果兵夫婦。

做護工先過心理關(guān)

養(yǎng)老院里有不少生活無法自理的老人,要伺候他們就免不了與屎尿打交道,這對新護工來說是道心理障礙,如果跨不過去,就無法成為一名合格的護工。談及這一點,劉桂英深有體會。

為了幫助兒子緩解經(jīng)濟壓力,2007年,時年56歲的劉桂英和57歲的老伴韓果兵離開家鄉(xiāng),來到山西九九養(yǎng)老院打工。當時,該養(yǎng)老院住著40多位老人,絕大多數(shù)都是70歲以上的,其中不乏生活無法自理的。有的老人犯糊涂,將屎尿抹在衣服上、墻上,剛開始,劉桂英一看見這些就吐,幾天都吃不下飯,院方就安排她打掃衛(wèi)生。后來,見得多了,劉桂英的不適反應(yīng)也弱了許多,不久,她就正式上崗,成了一名護工。最先接觸的是一位59歲的女士,她體重超過86公斤,半癱,患有老年癡呆癥,已經(jīng)在養(yǎng)老院里住了好些年。吃了不合適的東西,拉不出來,劉桂英就幫她一點一點地往外摳。衣服、床鋪弄臟了,立馬就換。為了防止她生褥瘡,劉桂英就打來熱水,幫她擦洗身子,一天至少要洗四五次。因為無法自主進食,她吃的每頓飯都需要劉桂英來喂。又因為吃得慢,一頓飯總要吃半個多小時。在劉桂英的精心照料下,她的精神狀態(tài)有所好轉(zhuǎn),對此,其家人也看在眼里,對劉桂英贊賞有加。

為了照顧老人,劉桂英經(jīng)常錯過飯點。伺候老人吃完,她再匆匆跑到食堂去打飯,飯菜多半都涼透了。即便如此,吃飯過程中,一旦聽到由她負責(zé)的老人拉了、尿了,她都要迅速放下碗筷去處理,絕不讓老人受丁點委屈。

與劉桂英相比,韓果兵的適應(yīng)能力要強一些。從進入該養(yǎng)老院的第一天起,他就開始伺候老人。從來都不嫌臟,從來都沒喊過累。2007年10月28日,104歲的蔣老太太住進了山西九九養(yǎng)老院。第二天,韓果兵正式在該養(yǎng)老院上班,負責(zé)照顧蔣老太太。倆人前后腳進養(yǎng)老院,彼此都把這視為一種緣分。韓果兵和蔣老太太同吃同住,蔣老太太一起夜,韓果兵就跟著起,盡心伺候。因為擔(dān)心蔣老太太生活過于沉悶,他經(jīng)常抱上蔣老太太去串門,與其他老人聊天。為了幫助蔣老太太活動筋骨,他每天扶著她在地上走。

“他們就是我們的親人”

在養(yǎng)老院里,劉桂英、韓果兵夫婦付出了太多太多。5年半了,他們沒回過一次老家,沒和兒女們吃過一頓團圓飯,春節(jié)期間也不例外。究竟是怎樣一種力量在支撐著他們?是因為錢嗎?的確,兩個人決定外出打工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兒子緩解經(jīng)濟壓力,但當他們真正完成了向護工這個身份的轉(zhuǎn)換,面對一個個需要照顧的老人時,他們更多的是把老人們當成了自己的親人。

記者了解到,劉桂英、韓果兵夫婦孝順老人在村里是出了名的。韓果兵的父親臥病在床,老人特別怕冷,到了冬天,韓果兵就把父親接到自己屋里,每天都把火炕燒得熱熱乎乎的。他說:“爸爸就特別孝順老人。上世紀60年代,糧食緊缺。爸爸寧肯讓我們兒女們餓肚子,也要讓爺爺奶奶吃飽飯。”如今,在劉桂英、韓果兵夫婦的帶動下,他們的兒女也十分孝順。

“剛開始,養(yǎng)老院出的工資并不高,一個月只有六七百元,如果是到醫(yī)院里當護工,一天就好幾百元。這些年,總有人叫我們?nèi)メt(yī)院幫助護理病人,但我們都拒絕了,主要是舍不得這些老人。”劉桂英說。

今年93歲的張竹青是臨汾市洪洞縣趙城鎮(zhèn)人,2007年12月2日進入該養(yǎng)老院生活,一開始就由劉桂英伺候。當時,張竹青的腸胃不太好,一吃東西就拉稀。在劉桂英和精心照料下,病情有了明顯改善。一頓能吃一大碗飯,而且,不用人攙扶,也能下地走。提起劉桂英,張竹青說:“好得都沒法說了。(她)對誰都好。”養(yǎng)老院搬了幾次家,一次比一次離兒女們的住所遠,兒女們紛紛勸說張竹青轉(zhuǎn)院,都被她拒絕了,指定劉桂英伺候。“她去哪兒,我就去哪兒。”張竹青說。

據(jù)了解,5年半以來,劉桂英、韓果兵夫婦伺候過的老人足有四五十個,最多的時候,兩個人要負責(zé)照料17位老人。這些年來,沒有一位老人生過褥瘡,倒是劉桂英因為照顧老人落下了眼疾。對此,她絲毫也不后悔。“沒有愛心,沒有孝心,沒有耐心,不要當護工。要不,老人不滿意,家屬不滿意,院方不滿意。”劉桂英說。